昨日,首批“首都交警流動服務車”來到朝陽弘善社區,現場為社區居民提供車駕管業務服務。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家門口就能換駕駛證,領檢字確實很方便,少走路還不用排長隊。”昨日,北京市交管局在朝陽、海淀、豐臺等地的三個社區啟動“車駕管業務進社區服務”,現場為居民辦理包括“期滿換證”“遺失補領駕駛證”“6年內免檢車領取檢驗標志”等17項車管、駕管業務。
基本覆蓋常見車管、駕管業務
昨日,一輛警務“服務車”開進朝陽弘善社區,幾名為市民辦理業務的民警、輔警在社區服務站內就支起了臨時工位,安裝好設備,連接上警務內網。9時45分,家住在朝陽弘善社區的王大爺就拿著幾張證件照來到社區服務站,他主要是想“遺失補領駕駛證”和“自愿降低準駕車型”,只用不到5分鐘就完成了全部流程。
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交管局了解到,近日,北京市交管局在北京全市范圍內選取39個交通問題突出、交通訴求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社區,掛牌成立“交通警務工作站”,試點啟動“社區交警”服務機制,39名黨員干部“駐點式”沉入社區,推動解決群眾“家門口”交通問題。
為進一步深入推動“社區交警服務機制”,交管部門積極探索試行交警流動服務模式。昨日,首批3輛“首都交警流動服務車”分別駛入朝陽弘善社區、海淀碧水云天社區和豐臺蒲一社區,現場為社區居民提供車駕管業務服務,同步開展交管業務咨詢、12123APP服務宣傳和交通安全宣傳。
據北京市交管局京朝車管分所副所長韓猛介紹,居民在自家門口的社區服務站就可以辦理總計17項駕駛員和車輛業務,基本上覆蓋了期滿換證、遺失補領駕駛證、6年內免檢車領取檢驗標志、補換領檢驗合格標志等常見的車管、駕管業務。韓猛表示,在此次探索試行、積累完善的基礎上,下一步,交管部門將面向北京全市39個駐點社區并逐步擴展至北京市各個社區,安排流動服務車每周巡回流動式提供便民服務,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推動“就近辦”理念落實落地,讓群眾不出社區就能辦理交管業務。
交警將在社區收集居民關于交通問題的訴求
昨日,北京市交管局局長楊雄華也來到“交管流動服務車”現場,他表示,交管部門進駐社區后,有助于了解市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交通問題,“社區交警”可以運用專業能力,幫助社區解決問題,提升市民對社區周邊交通狀況的滿意度。
據楊雄華介紹,除了社區以外,目前,北京市的車駕管業務也進駐了不少機構,不少政務服務中心、派出所也都能辦理。今后這項業務會在居民密度大的社區內推廣,但是會因地制宜,根據各社區不同情況選擇不同方式。交管部門將總結“社區交警”服務機制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之后才能繼續向前擴大覆蓋范圍。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在北京全市39個設置有“社區交警”的社區,居民除了可以在固定時間面對面向交警反映問題,這些“駐點式交警”也將通過電話、微信等途徑了解居民關于交通問題的訴求。
朝陽支隊勁松大隊一警區警長李孟嘉是朝陽弘善社區的社區交警,現在他每周三上午都會在社區“坐班”,和居民面對面溝通情況。“弘善社區位于二、三環之間,總共有4萬多人居住,機動車保有量6000多,而配套的停車位只有4000多,停車缺口較大。”李孟嘉告訴記者,通過前期走訪發現,這里的居民迫切希望解決社區周邊交通問題、停車問題,也需要我們交警深入社區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