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欧美一区二区_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_在线成人小视频_九九热在线播放

  • [南京] 切換

熱搜詞:榮威  Smart  上汽  比亞迪  寶駿  上汽大通  傳祺  寶馬  新科  旅行 

當前位置: 首頁 » 汽車 » 法規服務 » 正文

新能源車企騙補16.72億 抽查企業近半數年銷不足500輛

發布日期:2017-06-27  來源:中新網  瀏覽次數:926

       

  近日,國家審計署對2016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報告直指新能源汽車推廣存在的問題。其中披露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偏高以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閑置情況。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此前新能源汽車補貼確實存在標準偏高的情況。比如在抽查的13家汽車生產企業6801輛享受財政補貼的新能源汽車中,就有3511輛電動客車的補貼額超過單車售價的70%。

  另外,在此次調查中發現,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大量閑置的情況也普遍存在。據公告顯示,至2017年2月底,審計抽查16家企業購買的35500輛新能源汽車中,有2200輛閑置未用一年以上,有17200輛年行駛里程不足3000公里。延伸調查的66家企業中有30家年銷量低于500輛。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著重指出,某些汽車產銷企業采用自產自購、供應電池回購整車等手段獲取財政補貼高達16.72億元。事實上,這一數字幾乎達到了2015年-2016年間,8個省安排的省級配套資金(35.46億元)的一半。

  盡管如此,但總的來說,近年來在政策的大力助推下,我國新能源汽車也取得了長足發展。2016年,比亞迪、吉利、北汽等企業進入全球新能源汽車乘用車銷量前十位,國產新能源客車技術水平世界領先,已經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實現了產品、技術、標準和服務協同“走出去”。在動力電池和電機方面,福建的寧德時代、上海的精進電動,都成為了全球知名的乘用車零部件供應商。

(編輯:馬麗麗)
 
 

 

 
推薦圖文
推薦汽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