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報道稱,該媒體25日獲悉了日本政府正在探討的《道路運輸車輛法》修正案內容,該修正案是為防止類似三菱汽車和鈴木公司的燃效作弊問題再次發生而制定。其中進行了從嚴規定,對于虛報燃效數據等的制造商的罰款將從現行的“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以下”上調至“2億日元以下”,構成作弊的經營者等個人還將適用有期徒刑。修正案旨在提高防止作弊的效果,將提交至2017年1月召集的例行國會。
向政府提交的報告中記錄有與事實不符的燃效數據,以及接受調查時做出虛假申報的行為可被處以2億日元以下罰款。對數據報告造假的廠商經營者和負責人等的處罰也將從現行的“30萬日元以下罰款”提高到“一年以內有期徒刑、300萬日元以下罰款”。
此外,修正案中還寫入了將對虛報燃效數據的汽車廠商采取取消“型式指定”處罰的內容。
如果“型式指定”被取消,廠商必須從頭開始重新接受政府對車輛的審查。由于國家會嚴格進行重新審查,可能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生產,會對廠商的銷售戰略造成影響。
日本國土交通省9月根據《道路運輸車輛法》修改了省令,可對虛報燃效數據等的車商處以暫停生產和30萬日元以下罰款的處罰。
然而,由于三菱汽車在曝出燃效作弊問題后實施的再次檢測中又發現新的違規行為,而且虛報燃效數據可能對環保車減稅制度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決定修改法律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
燃效作弊問題是指汽車廠商篡改燃效數據或通過與法令不同的方法測算燃效。三菱汽車公司在過去十年銷售的全部車型都存在篡改燃效數據等違規問題。被曝作弊丑聞后,發現該公司繼續以不同于國家規定的方法進行目前銷售汽車的再次檢測。鈴木公司從2010年左右開始為省事而采用與法令不同的測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