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毒駕的危害毋庸置疑,比起前兩項,開車玩手機更可怕,如今智能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遠遠超過立法的速度。十個司機中九個都開車接打過電話,八個刷過微博、微信……雖然大家都知道,車速60km/h時,低頭看手機3秒,相當于盲開50米,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剎車至少需20米。開車看手機發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駕駛的23倍;開車打電話發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駕駛的2.8倍。
三年前,在美國的一位道奇卡車車主一邊開車一邊看iPhone,撞上了一輛SUV,導致 SUV司機以及一名乘客死亡,車里的幼童因為這場車禍癱瘓。受害人家屬提起責任訴訟,控訴蘋果公司明知道司機會在開車的時候用手機,卻不對這種行為加以阻止。
2014年,美國汽車協會基金會AAA的一項研究顯示,純粹的車載語音命令同樣會干擾司機注意力,尤其是使用模擬人類說話方式,使用自然語音與語義識別的Siri、Google Now與微軟Cortana。
僅僅在加州一地,去年因為使用手機而分心駕駛就造成了12起致命車禍,500起車禍傷害,700起撞車,正當大多數廠商將新車標配 Apple 的 CarPlay 或 Google 的 Android Auto 平臺應用時,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認為駕駛時分心玩手機已經相當嚴重,基于此,NHTSA今年11月開始要求智能手機生產商“啟動手機駕駛模式”。
手機的“駕駛模式”啟動后,在駕駛時手機的個別功能會受到限制。有跡象表明,各家汽車制造商和蘋果Carplay、Google Android Auto在內,已經著手改善避免司機分心的狀態,將操作和反饋全部改用語音來實現。做得最好的是福特,其Sync車載系統里就加入了“免打擾”功能,司機開車時連電話都不能接,電話會自動轉成語音郵件。
不過,除非司機被法律約束,像飛機起飛時那樣被強制開啟“飛行模式”,否則手機這個設備如何識別你是在開車還是僅僅是個乘客?Pokemon GO確實加入了駕駛識別功能,當你的GPS信號的移動速度超過每小時16公里的時候,會彈出一個警告通知。但這個通知可以按下一個“我是乘客”的按鈕消除。
歐洲對開車使用手機更為嚴苛,2003年和2012年法國政府兩次調整交通違規,逐漸加大了對駕車打電話行為的約束和懲罰。現在法國嚴格禁止司機在駕車時以手持的方式使用手機,一旦發現將扣去三分并處最高750歐元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