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欧美一区二区_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_在线成人小视频_九九热在线播放

  • [南京] 切換

熱搜詞:榮威  Smart  上汽  比亞迪  寶駿  上汽大通  傳祺  寶馬  新科  旅行 

當前位置: 首頁 » 汽車 » 焦點新聞 » 正文

資金鏈承壓多地4S店歇業 龐大變賣資產能自救?

發布日期:2018-12-14  來源:中新網  瀏覽次數:1022
           資金鏈承壓、多地4S店歇業,龐大變賣資產能自救?

  近期,龐大集團深陷部分4S店經營者攜款跑路傳聞,同時有消息稱,國內已有多家龐大4S店歇業。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在國內車市“入冬”的背景下,面臨高管減持、經銷商退網的龐大集團已深陷財務危機;若不能有所突破,并在困境中積極謀變調整經營模式,龐大很可能會更難。

  另外,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原本因大賣為龐大帶來豐厚利潤的斯巴魯汽車,近年也日漸邊緣化,去年單車銷售凈利潤不足100元。

資料圖 中新經緯 吳起龍 攝

  高管減持、4S店歇業,資金鏈承壓

  2011年,龐大集團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籌集資金達63億元成為“中國汽車銷售服務十大企業集團”第一名,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經銷商集團。但如今資金鏈問題卻已成其激進擴張下揮之不去的陰霾。

  中新經緯客戶端梳理發現,近一年來,龐大集團高管蔡蘇佳、趙旭日、劉宏偉、孫大志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已減持股票多次。有汽車業投資人士表示,在集團面臨財務危機時,高管多次集體減持,有套現“跑路”嫌疑。

  不過,存在“跑路”嫌疑的似乎并不只是集團高管,目前國內多地的龐大4S店紛紛倒閉。據媒體報道,包括保定龐大寶駿店、秦皇島龐大寶駿店、北京龐大樂悅江淮店等在內的多家4S店經營者疑似卷款跑路。中新經緯客戶端試圖通過店鋪預留號碼聯系北京龐大樂悅江淮店了解情況時,被提示音告知該號碼已是空號。

  實際上,龐大集團不僅是近期面臨經銷商退網尷尬,上市以來其盈利狀況始終都不樂觀。因買地建店的經營模式,上市七年來龐大集團扣非凈利潤僅2016年為正;且多年來,集團的資產負債率一直高于80%。

  “汽車流通行業本身對資金流動性要求較高,汽車經銷商一般也多采取租賃方式經營4S店。”有業內人士指出,龐大集團堅持買地建店,在上市之初公司資金充裕,市場競爭也遠不如現在激烈,弊端不明顯。但隨著時間推移,龐大集團的資金鏈問題日漸顯現。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龐大集團自去年4月因信披違規被調查就開始一步一步陷入了危機。2017年5月初龐大集團發布風險提示稱,因被證監會認定存在重大違法行為,公司股票可能存在退市風險。

  直到今年5月,證監會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實施處罰后,龐大因信批違規被證監會處罰一事才告一段落。但此番調查,還是讓投資者和機構對龐大產生了信任危機,融資和資金鏈雙雙陷入緊張的境地。

  今年10月底,龐大集團發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369.8億元,同比下滑27.25%,凈虧損2.3億元,凈利潤同比下滑170.7%,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同比下滑5184.56%。

  對于資金鏈緊張的問題,龐大集團已采取了出售旗下4S店等方式來化解。今年5月,其以12.53億元出售旗下5家奔馳4S店給廣匯汽車、7月再以3.2億元出售5家4S店,8月龐大公告稱,為回籠資金,增加利潤,決定將下屬北京雷薩、濟南奧迪等9家4S店的100%股權轉讓給大連中升,轉讓價為10.93億元。

  昔日盈利主力貢獻陡降

  在龐大集團的眾多4S店中,主要由其代理銷售的斯巴魯汽車,曾為集團作出了不小貢獻,但如今龐大資金鏈緊張之時,斯巴魯汽車的銷量卻也日漸下滑,難以助其增加利潤。

  早在2013年,龐大集團與日本富士重工株式會社簽訂合同,以約13億日元入股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0%,成為合資銷售公司的經銷商。據悉,龐大集團此前便已是斯巴魯在中國地區的最大代理商,占斯巴魯在華銷售份額的七成左右。

  在2018年半年報中,龐大集團再次明確斯巴魯對自身的意義,稱斯巴魯中國為斯巴魯品牌汽車在華唯一總代理商,斯巴魯品牌對公司的銷售收入和利潤貢獻發揮著重要作用。

  汽車行業專家顏景輝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分析指出,斯巴魯屬日系純進口車,且在進口車中又屬于是比較經濟的類型;另外,斯巴魯幾款車型的價格相對穩定,未出現車型“打架”的情況,基于這兩點前幾年其在華銷量表現不錯。

  2011年,斯巴魯中國在華實現5.7萬輛的銷量峰值,但從此以后,其銷量連續多年持續下滑。2017年,斯巴魯中國全年銷量3.1萬輛,同比下滑34%。顏景輝直言,近幾年來斯巴魯銷量不斷下滑是其產品線偏弱導致的,而同期其競爭對手在產品線、營銷以及車輛性價比方面均有較大幅度提升。

  而據龐大集團2017年財報數據,龐大100%持股的中冀斯巴魯(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2017年營收為26.17億元,凈利潤僅為176萬元。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若以龐大斯巴魯經銷商占銷量七成的比例計算,2017年經手銷量約為2.17萬輛,平均至單車凈利潤約為81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斯巴魯在華銷量僅有11506輛,在如今車市“入冬”的背景下,年銷10萬輛的目標根本無法觸及。銷量下滑的檔口卻頻現質量問題,近兩個月內斯巴魯因質量問題已組織三次召回,在華召回數量超10.5萬輛。

  “曾經大賣的斯巴魯為龐大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但這也導致其過于依賴斯巴魯品牌帶來的高額利潤。”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隨著SUV市場產品種類增多,斯巴魯的競爭優勢正在減弱;而未能國產化,也導致其價格競爭力逐步喪失。

(編輯:馬麗麗)

 
 

 

 
推薦圖文
推薦汽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