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多款新車的帶動下,自主品牌銷量節節攀升。面對乘用車市場“SUV化”的浪潮,部分自主車企開始上調年度目標來增強對市場的信心。近日,吉利發布了9月銷量公告,9月吉利汽車總銷量首次突破7萬輛大關,達到了76544輛,同比增長約82%,環比增長約43%。由于今年銷售表現大幅優于預期,吉利汽車宣布,進一步上調銷量目標至70萬輛,較2015年增長37%。
同時,在9月產銷快報中,長安自主品牌乘用車9月銷售11.21萬輛,同比大增63.07%;長城汽車9月實現銷量9.77萬輛,同比增長48.91%;江淮汽車9月銷量為6.13萬輛,同比增長23.51%;上汽乘用車9月銷量3.53萬輛,同比增長120.68%;奇瑞品牌銷量44612輛,同比增長48.1%。
業內普遍認為,這一輪自主品牌全面普漲與SUV占比提升有很大關系。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9月,SUV產銷同比分別增長62.71%和54.21%。自主品牌SUV銷量51.4萬輛,同比增長74.5%,市場份額占比58.5%,比去年同期提高6.8個百分點。
SUV的上量,讓自主品牌紛紛加碼SUV產品,并不斷上調年度銷售任務。在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從目前來看,無論是長城還是上汽等自主品牌,銷量貢獻中最大的都是SUV。自主品牌新品推動車市走強,自主SUV支柱新品日益突出,說明自主的強勢產品得到更普遍的認可。
吉利汽車方面也表示, SUV對于吉利的銷量拉動十分明顯。今年以來,吉利一口氣推出了博越、遠景以及帝豪GS三款SUV。得益于SUV市場的高速增長,吉利即將步入“SUV+轎車”的新階段。
不過,有觀點認為,SUV拉動自主品牌快速成長也被指為“單條腿走路”,在8月銷量數據中,轎車市場同比增長了近20%,創下今年轎車增速的最高紀錄,轎車似乎有回暖之勢。如果轎車持續回暖,過分倚重SUV的自主品牌將會遭受打擊。
面對不斷提升的產銷目標,自主品牌依賴SUV增長已經出現了隱憂。此前,作為2015年國內首家產銷突破100萬輛的長安汽車,在今年上半年,長安自主乘用車中的轎車、SUV車型近乎全線“崩盤”,逸動、CS75等熱銷車型銷量都出現下滑。雖然通過產品調整和新品上市,長安汽車下半年扭轉了下滑的趨勢,但SUV產品的波動性對于整體的產銷目標已經產生了影響。
對此,吉利集團公關總監楊學良表示, 吉利計劃在未來3-5年里,讓SUV銷量和轎車銷量各占半壁江山,實現與轎車產品線“雙條腿”走路,力爭轎車與SUV平衡發展。
中汽協秘書長助理陳士華認為,9月汽車產銷量無論環比還是同比均呈現較快增長,1.6升以下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年底到期是重要原因。政策前景不明朗,造成部分消費者提前購車。2017年購置稅優惠政策全部退出,經濟型SUV市場的競爭也將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