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稱,盡管雄心勃勃,中國汽車出口卻正走向連續第四年下降。這種失敗一是由于新興國家市場萎縮,二是由于技術限制。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字,今年前四個月,中國汽車出口19萬輛,同比下降了12.9%。因此,該行業正走向連續第四年國際銷量下降。2012年突破的年出口汽車百萬輛大關,只是一個遙遠的回憶。
蒙薩爾維咨詢公司的顧問讓-弗朗索瓦·迪富爾認為:“很明顯,這是一種失敗。幾年前,所有大集團都制定了非常高的銷售目標。”
2011年,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制定的目標是到2015年實現出口80萬輛,這相當于中國汽車工業目前的出口總量;同樣,力帆汽車(2015年12萬輛)和北京汽車制造廠(2020年40萬輛)的雄心壯志看起來也都難以實現;至于吉利汽車,去年的出口量下降了57%。
不過,這種情況有可能改變。由于中國市場增長放緩,國際市場將自然而然成為中國汽車企業必須考慮的因素。有些信號是有利的。
首先,中國汽車的質量逐漸改善,并且一些車企果斷轉向價格公道的運動型多用途車(SUV),這種車型在世界各地都擁有很大市場潛力。
另外,一些汽車企業開始從其國際收購行為中獲益。吉利汽車就是如此。它在收購了瑞典沃爾沃汽車6年后,現在與其共享平臺,因此提升了檔次。還有東風汽車,它從與法國標致雪鐵龍公司的伙伴關系中獲益,二者將共同開發、擁有未來的小汽車平臺。中國車企在自動駕駛汽車和電動汽車領域也可一展身手。
(編輯:馬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