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追“新”省的都是真金白銀
上月,家住長壽的王興入手了一臺2015款奧迪Q7 35 TFSI進取型。因為全新Q7即將上市,為了清庫,該車82.8萬元的標價現在降到了58.3萬元,算上購置稅、保險、按揭手續費等各種開支,入手這臺老款Q7他差不多省了30萬元。
“新款都快上市了,再買老款有點不趕趟喲。”面對朋友的提醒,王興有他的道理:“所謂老款不過是相對新款而言,其實外形、配置、技術都不算過時,而且一下子少了近30萬元,幾年的油費和維修保養的錢不都省出來了么。”
他還告訴晨報記者,買車前自己也上網對比了新老車型的資料。雖然全新Q7的外觀更時尚,還通過輕量化設計把車重降低了300公斤,加上發動機參數有所提升,動力和油耗將優于現款,但其定價絕不會比在售車型低。
“只買對的,不買貴的”。本埠經銷商也證實,現在持有這種務實消費觀的人越來越多,今年表現尤為明顯,類似漢蘭達、樓蘭、野帝等車型,在推新款的同時,老款憑著較大的優惠,同樣受到了熱捧。
“反季”購車是消費理念成熟的體現
日前,《重慶晨報》攜手上海大眾斯柯達做了一場“挑戰價格底線”的團購活動,主推的即是新款剛上市而老款急需清庫的SUV車型野帝,沖著全國最低價,有30多位車主當場下叉。
“老款的優惠確實很大,有的車主是碰巧撿了便宜,有的則是有‘預謀’地守株待兔。”在分享經驗時,中汽西南思達4S店總經理熊莉認為,在新款已經上市的情況下,還有這么多消費者專門來買老款車型,可見大家的消費理念正變得越來越成熟理性。
她還透露,新老車型交接,正是廠家和經銷商促銷最給力的時候。因為,一方面需及時出清庫存,為新車上市讓路;另一方面,也急需回籠資金進新貨,所以不敢“打埋伏”。
在思達店記者見到了正在提車的諶先生,他的上一臺車也是在推新款的時候買的老款,落得了不少實惠,這次如法炮制,又享受了一把“全國最低價”。聽說經銷商還有少量老款野帝底價出清,他表示將動員身邊的朋友也來撿便宜。
(編輯:馬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