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產銷下滑后遺癥開始顯現。從6月開始,降薪傳聞便在各大汽車企業生產廠流傳。6月底,傳聞逐漸變成現實。5月銷量大幅下滑19.9%的一汽大眾再次走到前頭,有報道稱,一汽大眾一線員工收入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降幅在10%~20%不等。
一汽大眾官方對員工工資下滑的說法給予否認,并表示,一線員工的崗位工資并沒有降。但眾所周知,汽車生產線員工收入由工資和績效獎金構成。工資不減,績效獎金減,同樣會導致收入下滑。在一汽大眾最為輝煌的2009年~2012四年間,其員工平均收入冠絕整個汽車行業,曾有過“一年拿40個月工資”的傳說。這意味著,扣減掉12個月正常工資,績效獎金高達38個月,是同行“羨慕嫉妒恨”的對象。當然,這種好年份并不多,也從未得到官方承認。
短短半年前,一汽大眾還在慶祝登上年度銷量冠軍的寶座。形勢為何會突然急轉直下?這是一汽大眾從上到下都想知道的答案。其實,外界已經找出問題所在:在速騰“補丁門”表現傲慢,沒有SUV,更沒有七座MPV。只可惜,來自外界的箴言沒有獲得認可,至少在表現上,一汽大眾還覺得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但這,恰恰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收入減少還只是一個開始,即將到來的7月“廠慶”,往年基本不放假的一汽大眾各生產線將迎來“史上最長假期”。從明年開始,執行已有長時間的“三班”會再切換成“兩班”,周末的“單休”會變成“雙休”。休息的時間越長,績效獎金拿得越少,甚至歸零。
車天下君曰:好消息在于,較長一段時間內,中國老百姓的汽車消費仍是“剛需”,汽車依舊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汽車企業面向未來五年的產銷規劃會在接下來一段時間里陸續出臺。所以,生產線不會停。只不過,四五年前的輝煌時刻恐怕難以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