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來不常主動與媒體打交道的特斯拉近日行事風格有些“反常”。繼2月2日邀請多家媒體參觀體驗位于亦莊的服務中心后,特斯拉中國區新總裁朱曉彤攜亞太區工程總監王文佳等核心團隊成員在2月4日與媒體進行了深入交流,這也是其接任總裁兩個月以來首次與媒體見面。 “2015年,特斯拉要深化中國特色的服務理念、根據中國消費偏好改進產品,進一步明確我們的市場定位……總之一句話;要走一條適合特斯拉在中國發展的道路。”朱曉彤如是說。
不斷給傳統汽車業帶來刺激和沖擊,如神一般存在的特斯拉,開始告別各種概念滿天飛的時代,真正靠產品和服務扎根汽車圈。
“特斯拉不是富人的玩具”
2014年是特斯拉進入中國的元年,雖然在銷售、服務網絡、充電網絡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是在朱曉彤看來,“如今日的立春之時,我們還處在萌芽階段”。若要在2015實現生長突破,朱曉彤給出了支撐特斯拉發展的四大戰略。
首先是深化“一切以客戶體驗為最高理念”的本土化服務,例如免費安裝充電樁、贈送便攜式充電器等中國特色的服務,弱化消費者對于電動汽車的里程焦慮。同時,還根據客戶反饋改進后排舒適程度等。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是明確特斯拉車型的市場定位、品牌定位,找到真正的特斯拉車主群體,并培育市場。 “特斯拉不是有錢人的玩具,特斯拉希望對產品的清晰定位,明確用戶自身的特質和符號,我們把產品明確定義為‘豪華、電動、四門、轎跑車’,即通過高端豪華體現用戶的高端身份;通過純電動體現用戶對環保及科技創新的擁抱理念,以及對助力環保和對未來負責任的情懷;通過四門來告訴外界這是兼顧商務與家用;通過轎跑車概念來并瞄準滿足那些對駕駛體驗和性能有較高需求的消費者。” 朱曉彤說。
特斯拉的群體將是有經濟實力的成功人士,是對未來負責任的群體。通過每天的駕駛行為彰顯上述四種特質。“所以,特斯拉產品的市場一點也不窄。”
特斯拉的第三個戰略是要加強與政府、行業機構的合作,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據朱曉彤介紹,特斯拉正在參與國家充電標準的制定并提供相應的建議,分享特斯拉的經驗和教訓,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最后是要維護好現有車主群體,加強互動,讓車主成為特斯拉的代言人。將更多特斯拉的使用經驗和擁有體驗,及時分享給更多的消費者,傳遞電動汽車的優勢和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銷量“多多益善”
在賺足了眼球的時候,很多人會考慮特斯拉能賺多少銀子,銷量自然成為繞不過的焦點。并且,日前特斯拉CEO埃隆 馬斯克曾對外公開表示,特斯拉2014年第四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出現了下滑。隨后特斯拉股價在第二天大跌。
2014年特斯拉到底銷售了多少輛車?朱曉彤稱,對于銷量這個信息,特斯拉從來是發布全球的,這也是資本市場的要求。對于中國市場,2014特斯拉確實在銷售方面取得了成功和進展,這也是支持特斯拉在中國快擴張的基礎。
在回應馬斯克的上述對外表態時,朱曉彤說:“中國整體經濟下行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高端消費品銷量不如預期,不僅是全行業,是一個全國性的事情。此外,馬斯克的預期確實比較高,他覺得我們可以達到更高的目標。”這也是他給出的關于特斯拉前兩任總裁任職不到一年就更換的原因。
對于未來的銷售目標,朱曉彤的回答是“多多益善、越快越好。我覺得我們總能夠超額完成目標。” 提及銷售模式,朱曉彤非常堅定地稱,特斯拉會把直銷模式進行到底,不管面臨多么大的困難和障礙。
繞不開的充電問題
在履新特斯拉中國區總裁之前,朱曉彤的職位是特斯拉中國超級充電站項目總監。自2014年4月加入特斯拉以來,特斯拉幾乎以平均每月一個的速度,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西安等6個城市建成了9個體驗中心。特斯拉目前已在全國70多個城市建成超過1000個目的地充電樁,20多個城市建成52個超級充電站。想必,朱曉彤在建設充電網絡方面表現出的開拓能力和運作能力為馬斯克所賞識。
據悉,曾經有特斯拉車主,駕車從北京到上海,沒有花費一分錢的能源費用,全憑借特斯拉設置的充電樁,順利完成1300公里的旅程。
在未來,特斯拉會如何進行充電網絡建設,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朱曉彤稱,2014年是特斯拉的發展元年,為了增加曝光度,在全國鋪設網絡的速度較快。在2015年,會在“精選”原則之下,加快目的地和強充網絡建設,以之前的六大城市為重點,在交車以及服務中心附近增加密度。
據透露,馬斯克認為中國市場上特斯拉汽車銷量下滑的原因是,中國消費者對于特斯拉充電認知存在局限,潛在的中國消費者,并不認為充電站網絡能確保特斯拉電動車進行長途行駛。2015對于特斯拉來說,充電仍是繞不開的話題,如何與國家電網更好的溝通,最大限度實現兼容匹配,如何鼓勵其他電動車品牌以開放的態度使用特斯拉的充電設施,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除了增加充電網絡建設,朱曉彤表示,今年會提供給客戶免費的家用充電站安裝服務,另外特斯拉還在推便攜充電器等提高便利程度和應急的應用。
立足中國國情,“接地氣”的戰略和運營之下,特斯拉的銷量穩步提升應該不是難題。
(編輯:馬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