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年初,高庫存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關鍵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肖政三認為,這種“高庫存”狀態很可能會延續至少半年的時間。
1月5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去年12月汽車經銷商庫存情況:2014年12月份的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5.5%,比上月下降了10.2個百分點,但仍處于警戒線水平以上。不少經銷商認為12月份庫存壓力與上月相比略有緩解,經營狀況好于上月。
實際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去年12月20日對外發布了去年11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報告,11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83,環比上升24%,同比上升33%,經銷商庫存大幅度增加。
行業性的“高庫存”已經讓各大車企的經銷商不堪重負,這在2014年下半年顯得越來越明顯。包括寶馬、奧迪在內的各大品牌經銷商通過各種方式,向汽車廠家提出了諸如增加返利、減少考核指標等訴求,引起了廠家的重視。
在現行的汽車銷售管理制度下,廠商強勢、經銷商弱勢的局面一直沒有改觀,但是一系列的“反抗”舉措也讓經銷商看起來有了更多的談判籌碼。不過在肖政三看來,要想改變經銷商的弱勢地位,這才只是開始,目前并沒有從體制上解決這一問題。
據了解,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支持下,許多汽車品牌經銷商目前都紛紛成立了聯合會,比如保時捷、一汽大眾等。這些組織的建立,將增加經銷商與廠家博弈的籌碼。
(編輯:馬麗麗)